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5年第33號令,以下簡稱《監管辦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為便于各有關方面準確理解和把握政策內容,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接受采訪,回答了記者提問。
該負責人介紹了《監管辦法》的出臺背景:油氣管網設施連接油氣上下游,是油氣領域典型的自然壟斷環節,推進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是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油氣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特別是國家管網集團成立以來,“X+1+X”的油氣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市場主體對公平開放訴求與日俱增。
一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需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能源等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健全監管體制機制。通過出臺《監管辦法》,進一步加強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二是落實能源法規定的需要。能源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能源輸送管網設施運營企業應當完善公平接入和使用機制,按照規定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等經營主體公平、無歧視開放并提供能源輸送服務。通過出臺《監管辦法》,進一步細化落實能源法規定要求,推動能源法有效實施。
三是強化監管執法的需要。原有監管辦法受限于文件層級,沒有設置罰則條款,監管機構在開展執法時手段有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監管執法權威。新出臺的《監管辦法》升格為部門規章,增加相應罰則條款,有力提升監管效能。
該負責人還介紹了《監管辦法》的重點內容。《監管辦法》制定過程中,堅持依法依規、問題導向、公平公正、與時俱進的原則,充分吸納了能源法規定、中央文件要求以及監管實踐經驗。
一是新增用戶注冊和服務受理等條款。明確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應當制定本企業用戶注冊具體辦法、服務受理的條件程序、容量服務分配實施細則,提出鼓勵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通過網絡平臺等便捷化方式受理服務。進一步優化油氣管網設施分散受理回復時限,提升公平開放服務水平。
二是新增公平開放罰則條款。與能源法中公平開放罰則充分銜接,明確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違反規定的9種情形,并根據不同違規情形設置相應的處罰標準,便于各級能源主管部門一線執法。同時,為防止部分用戶惡意擾亂市場秩序,明確用戶違反規定的5種情形,保障油氣市場秩序穩定有序。
三是修改信息公開條款。按照信息類別,將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相關信息進行分級公開。對于公平開放制度、用戶注冊條件和程序等基礎信息,相關企業應當對社會公眾主動披露;對于剩余能力、運行情況等敏感信息,相關企業應當對已注冊用戶披露,兼顧設施信息安全和用戶需求。
《監管辦法》中納入監管的油氣管網設施包括哪些?《監管辦法》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油氣管網設施是指提供原油、成品油、天然氣(含液化天然氣)輸送、儲存、接卸、氣化等公共服務的設施,包括管道、儲存及其他配套和附屬設施,不包括與陸上和海上石油天然氣開發備案項目整體配套的集輸管道(井口集輸至處理廠、凈化廠的內部管道等)、井間管道、海上平臺到陸上終端連接管道、石化企業廠區和機場轄區內管道、化工品管道、城鎮燃氣設施、加油站。具體而言,監管范圍不僅包括國家管網集團運營的油氣管道、LNG接收站、地下儲氣庫等設施,還包括油氣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等各類主體運營的油氣管網設施。
在推動《監管辦法》貫徹落實方面有哪些考慮和安排?該負責人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將加強組織協調和宣貫解讀,充分發揮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和地方各級能源主管部門作用,督促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做好設施開放服務,對公平開放服務情況進行監管,持續規范油氣管網設施開放行為,提升油氣管網運營企業公平開放服務水平,促進油氣行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文章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刪除。